作者 : 中西醫皮膚科 蔡醫師

在中醫藥的理論當中,一年除了四季:春、夏、秋、冬之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季節,稱為:長夏。

『長夏』是指甚麼時候呢?即是夏末秋初之際。同時,也表示人體正處在『季節轉換』的時候。

因此,在這個季節裡,雖然氣候逐漸轉涼,但夏末的熱與濕,仍舊存在且影響人體,尤其,長夏的時候,常有多雨現象,因此氣候的潮濕、水氣旺盛,是這個季節的特色。

人體的五臟之中,與長夏特別有關,且最容易受影響者,當屬:『脾』。而脾主管著人體氣血生化來源,將人的飲食,經由吸收代謝,產生精微有用的物質,使肉體的氣血充足,身體健康。

脾主管著濕氣積水的運化,而在長夏,由於外在氣候的潮濕,導致了此時,脾的功能容易受到影響,而有失調現象,是以,長夏的季節裡,要如何才能平安度過,最重要的原則便是:健脾除溼。

同時我們也可以理解,由於長夏代表了季節上的轉變,因此,若是先天便有脾虛、氣血不足之人,每當遇到長夏,或是季節交替的時候,便容易出現各種疾病不適。

常見疾病如脾胃消化不良;另外,脾主濕氣代謝,因此有些人於長夏或換季時容易有濕疹或皮膚過敏,同時脾又主管四肢,許多人於此時所發出的皮膚濕疹,也多聚集在四肢部位,常見如:手肘、膝窩等處。而外在溼氣重,脾胃功能受影響,濕氣積水累積在人體之內,還會使得人的精神欠佳,容易疲倦,常有頭暈昏蒙之感;以上種種,都是長夏季節容易產生的問題。

長夏應當防濕,而防濕則以脾為主軸。
除了以專業的中藥處方,來健脾以及排除體內積水的方法之外,平時居家生活裡,也有許多健脾與除溼的食療方法。

首先,如何祛除濕氣?
常見的食物如:冬瓜、絲瓜、紅豆、薏仁等等,能夠將體內的濕與熱,自然地排除。因此,烹煮冬瓜排骨湯,或是熬紅豆薏仁粥,適量地食用,都能改善因為長夏季節所帶來的濕氣堆積於人體之影響。

除了用食療排除濕氣,我們在飲食上,更需要有適當的忌口,來維護脾的功能,使脾能夠正常地代謝積水濕氣。因此,少食生冷、甜膩的食物與飲料,便是一種預防濕氣產生的方式。

再者,如何健脾?
中醫的觀點認為,自然的食物裡,具有甘味者,能夠和緩地健脾。
因此像是地瓜、南瓜或黃豆,適量地於日常生活的飲食中攝取,能夠長期地養護脾胃功能。而中藥當中能夠健脾者,最為人所熟知,且也常用在菜餚裡的,當屬:『山藥』。

山藥除了健脾之外,對於肺、腎,都有緩補的效用,因此於長夏濕熱季節,可以服食山藥(如:山藥薏仁粥),來健脾且補益肺腎。除了上述食療之外,飲食要有節制,更是健脾的重要方法。也就是以預防的角度來看,飲食上不要暴飲暴食,亦是使脾胃功能良好的『健脾』方式。

身處在長夏的季節裡,透過了解此一季節的屬性,也就是以潮濕為主,飲食生活有節度,並且適時地搭配食療,此外,在情緒上,要懂得放下許多內心的思慮執著,因為『多思』傷脾,放寬心地面對生活,如此一來,方能安然愉快地度過長夏季節,而使身體不會因為季節轉換而受到病苦的影響:身體健康,生活平安,心境愉悅。

★本內容版權所有。 對於任意翻印、剽竊、抄襲、轉貼;將訴諸法律途徑,決不寬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