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畫家史忠貴 教授

 

 

 

繪畫,是一種通過視覺感知產生唯美享受的藝術。其中,產生唯美的主要方式就是通過繪畫元素之間的巧妙構成得到具有美感的形式。這,在學習藝術、創造藝術的人群中是一個再基本又普通不過的常識了。但是,怎麼進行變化? 怎樣通過有效的構成獲得足以讓人心動的美感形式?就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常識,而是非常高級別的技術與智慧,
物質與精神的化合效應問題了!

要想獲得美感的形式,從技術層面上講我們首先要在畫布上、宣紙上尋找到一種節奏。節奏是什麼?節奏,是眾多文藝形式,運動形式以至於生命形式等內在規律的高度概括。

例如,文章的謀篇佈局: 開篇要如鳳頭兒之醒目,中段要有豬肚之容量不虛,結尾要如豹尾之有力而耐人尋味。再配合遣詞造句的抑、揚、頓、挫等,講的就是節奏;

史忠貴抽象油畫作品:野花未必悲哀

戲劇強調:起、承、轉、合,作者根據源于生活的提煉,在舞臺上作長短、舒緩、動靜、起伏等聲、形要素的組織來展現戲劇的魅力,說的也是節奏;

太極運動:動靜、虛實、剛柔、疾緩演繹,套路演練中: “上虛下實”,”欲左先右”,”欲開先合”,”柔中寓剛”,”隨曲就伸”等,歸根到底講的還是節奏;
書法與舞蹈,儘管是兩種不同類型的藝術, 前者為靜止的空間藝術, 後者為運動的時間藝術。但只要細細品味成語的獨特表述: “舞文弄墨”、“龍飛鳳舞”、“鸞舞蛇驚”、 “筆歌墨舞”等,就會發現這兩門藝術的內在規律性的東西仍然是節奏,所以才可以相提並論。

史忠貴抽象油畫作品:後天正在走來

美感的形式落實在畫布和宣紙上是節奏的顯現,但是如何能獲得具有美感,能動人、感人的形式美感效果就必須有賴於精神層面的作用了。這種作用集中表現在繪畫節奏如何實現陰陽、虛實、彰顯、動靜、有無、形神的對立統一。說到底是如何解決好形式構成的節奏平衡,因為平衡即美!

在繪畫藝術的創中作,人們都非常希望獲得有靈性的境界。其實,所謂境界的營造與顯現,從技術層面看就是形式構成的節奏獲得了某種平衡。但這只能說是一種初步的瞭解。比如,在繪畫過程中,人們經常會覺得畫面的某種造型與構成,或某種氛圍的營造看起來在感覺上很舒服,甚至還有可能出現一種難以言說的愜意狀態。 然而,這種平衡的獲得很少有人從深層次上去探究它的由來,因而就很難由創作的必然王國過渡到創作的自由王國。例如:“長期積累的偶然得知”、“冥冥之中突發奇想的神來之筆”,如果我們一概簡單地認為那只是某種偶然現象,那就太過於膚淺,甚至會讓我們錯過太多與神聖相遇的機會。

史忠貴抽象油畫作品:聖山下的朝聖之旅

藝術創作,應該說首先是因為瞭解,有時就是一種自發的自然現象。如果說一開始你就可以預知其結果,那絕對不是藝術創作而是在按圖施工的技術性活動。真正的藝術創作,開始或許只是一個若明若暗的大的方向,甚至方向都不很明確。這也不要緊,只要靜心細仔地觀察,真誠的融入你想表達的東西。既不需要借助多麼宏大的理想,更不必恪守一成不變的教條。 醞釀或動筆時,感覺與觸摸可能不盡完美。畫到一定程度,或許有某一狀態出現,畫面感覺好像也不錯,仔細一琢磨又覺得還有些許的不如意,但是一改動,之前的平衡瞬間又被破壞了…… 其實,這就是許多人不太明白的玄機所在。

這就是畫家在物質與精神之間還沒有找到適當的溝通管道時會經常遇到的遺憾。先前那種“畫面感覺好像不錯,仔細一琢磨又覺得還有些許的不如意”的情況,實際上是我們對節奏的把握已經來到了某種臨界點。這個時候只是在有形的物質層面,也就是畫面上去糾纏是很難獲得有效地突破的,需要有智慧地從精神層面去尋找答案才可能打開另一扇天窗……。

史忠貴抽象油畫作品:最後的歡樂頌

我的體悟是:這時最需要明心以見性,使自己儘量從狹隘的功利與現實企圖的桎梏中掙脫,有意的閒置或無為地傾聽是比較好的選擇。 或許正是在放棄之一瞬間我們會若有所悟,獲得一種還本性在世界大千的達觀。

在這樣的心態下我們的努力與棄而不舍,往往會被一種神秘的力量將創作引導朝向異樣的心路。其間或有大量的偶然情節出現,這是最見智慧的時候,能心無雜念的跟著內心的感覺就是希望。要悉心體悟筆之所到的一切,可能就是自己與天地精神往來的片斷凝聚。此時,最好在心裡把具體的地域與時空隱去,讓無形之神韻自然地去狀有形之景物,可能留在畫面上的仍然只是色彩、情感的揮灑,但是,畫的下面卻可能透出一種禪機的緣分與達觀的天然。那就是一種真正的自然的開闊;一種由衷的對生命讚美的微笑;一種享盡自然滋養後的瓜熟蒂落……。

這種最後的緣分,上天往往只會留給那些能夠沉澱在孤獨裡的真正的忍者,而非紅地毯上,鎂光燈下匆匆的過客……。

★本內容版權所有。 對於任意翻印、剽竊、抄襲、轉貼;將訴諸法律途徑,決不寬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