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出處:SpongeSis

經常可以看到有關食品污染所引起疾病的報導,最為大家所知的細菌性食物中毒的死亡案例,是在2011年日本吃生牛肉因大腸桿菌污染所引起,及德國生芽菜引起的出血性大腸桿菌污染,而近期美國也爆發蘿蔓生菜大腸桿菌的疫情。

吃下污染的食物,所引起的病症,稱為食物中毒。通常是會引起消化及神經系統的不適,最常見的症狀有嘔吐、拉肚子、肚子痛…等,嚴重的則會引起死亡。

★食物中毒分類:
細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食物中毒、黴菌性食物中毒、天然毒性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類過敏食物中毒。

★夏天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峰期:
當天氣溫度高、潮濕時,食物所含的營養素剛好非常適合許多微生物生長繁殖。只要食物處理、保存不當時,細菌就極易滋生,食物就很容易腐敗。這也就是夏天容易吃壞肚子、食物中毒的原因。
病原菌只要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下,就繁殖非常快速,大約15分鐘即可增殖1倍以上。

★最常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及原因食物:
●病原性大腸桿菌:糞口感染、水質污染。

●沙門氏菌:蛋、蛋類製品、未經煮熟的肉類、家禽及其製品、糞口感染。

●腸炎弧菌:海產類、鹽漬食品。

●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口污染,尤其是化膿的傷口。若手上有傷口,處理食物時,一定要戴手套。

●肉毒桿菌:罐裝食品及肉類製品。

●魏氏桿菌:未經徹底烹煮的蛋白質食物,食物加熱後,放置超過5小時以上。

●仙人掌桿菌:與米飯或澱粉類製品有關,蒸煮後放置室溫過久。尤其是室溫20℃以上,會讓該菌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

★預防方法
●受污染的食物,都可透過菜刀、砧板、抹布、器具、容器及手等媒介物,間接污染食品而引起中毒,又稱為交互感染。所以烹調人員要有良好的衛生習慣,不注重飲食衛生,易發生食品中毒事件。

●一定要勤洗手,除了進食前之外,特別是在如廁後、或準備食物之前。

●建議烹煮好的食物在2小時內,最好食用完畢、或是放置冷藏保存,若是烹煮好的食物在室溫下超過4小時,則食用前需充分加熱、或是直接丟棄。

★本內容版權所有。 對於任意翻印、剽竊、抄襲、轉貼;將訴諸法律途徑,絕不寬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