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小琳
寫書法多年, 最近在教老外學生寫草書時才有更多體悟, 用音樂性的比喻, 他們可以更了解筆的輕重跟抑揚頓挫, 下筆輕重緩急決定了你寫的是搖滾樂或是古典樂 是不是能像舞蹈般的迷人.
某天在練習彈奏吉他名曲愛的羅曼史時, 那激情的節奏, 柔與剛的表達情感, 和彈奏古琴的感覺相似, 雖然古琴的時間接觸不常, 但是當彈第一個音時, 馬上感受到這是屬於我的, 是來自生命底層的聲音, 一種接觸到靈魂深處的感覺, 一種回到家的感受. 那時我深身覺得自己是如此東方. 當陽關三疊的曲調一彈, 眼淚忍不住一直流下, 自己真的是在三疊, 甚至是十疊之外了.
古琴是如此深沈, 深邃. 其實當我聽到古典吉他如孔雀舞, 愛的遺言時, 那種深沈的遺憾與無奈, 這些曲調引起人類許多的共鳴, 如書法三大行書, 王羲之的蘭亭寫下人生短暫的無奈, 顏真卿的祭姪搞帖, 講述著戰爭中失去親人的悲哀. 蘇軾的寒食帖述說著忠臣被放逐的心情.
在他們捎帶凌亂的筆跡裡, 也許觀者必須理解他們作品時代的意義才能了解漢民族為何賦予他們崇高的地位. 藉由藝術性的抒發, 使得心情得以平復, 觀者看到書法自然地筆觸真情流露引起心理的共鳴, 就像我聽到台語歌曲時常忍不住一股思鄉情愁. 藝術引起共鳴是藝術的功能性之一, 那藝術是否只被限於這個功能呢?
李叔同的書法那無帶情緒起伏的筆觸, 悲喜交歡, 那些抄經人以純樸的筆觸一字字工整地寫下, 以寫書法為途徑求得心裡的平靜, 書寫是靜心的一種過程. 書法至此已經提升為一種心靈的藝術. 我認為書法是一種面對自我的藝術, 從身, 姿勢, 手眼的協調, 心理層面的觀察情緒起伏, 心靈層面的正面或負面
來學書法的西班牙人裡有一些是心理治療師, 也有畫家, 一個人的意識愈有覺察力, 愈能都是靜心的境界. 作為一個在異鄉教導書法的人, 最為開心的適當學生可以寫出一條有力的, 簡潔的線條, 在練習許久後感受到內心的喜悅與平靜.
我常說那是因為你與內心真實自我的接觸, 與自我對話的開始. 這裡面沒有虛假, 每個線條都是真實地呈現, 在脫下一層層的外殼後, 逐漸地走向內在, 書法沒有捷徑. 是一種覺醒的過程. 覺察紙, 墨, 筆, 內心, 等等. 這就是我們說的禪.
生命的一切是禪, 以覺察生活的一切為基礎. 一舉一動, 心與手的平衡訓練, 心靈的平靜也就不難達到了
★本內容版權所有。 對於任意翻印、剽竊、抄襲、轉貼;將訴諸法律途徑,絕不寬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