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蔡醫師


「請您按時吃藥與擦藥,盡可能不要過度去抓患部。」
許多時候,當你到皮膚門診時,醫師都會告知這句話。

但是,很多人覺得癢當然就要抓呀,甚至抓到流血破皮都有可能。
「我也不想抓,但我覺得抓破皮之後,因為有點痛,所以不癢了。」
這也是多數患者的心聲。因此,針對皮膚問題,打針、口服或外用藥物,在詳細的醫療評估之下,都是有其必要性才會給予的。

那麼,一直抓同一個患部,會造成甚麼結果呢?
為什麼不要常常去抓患部?

1、第一個原因是大家很熟悉的,就是:「可能會二度感染」。
舉例來說,被蚊蟲叮咬之後,很紅腫、很癢、又有水泡。一直摳抓蟲咬的部位,產生了傷口,可能沒過幾天,患部不癢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紅腫以及疼痛,這時蜂窩組織炎就出現了。

2、對於慢性過敏體質的患者,如:異位性皮膚炎,應該也是不陌生的,也是最重要的困擾之一。那就是,經過過度地摳抓,會產生:「慢性苔癬化病變」,也叫做:「神經性皮膚炎」。

時常在門診時跟患者說:
「當一直抓某個部位的皮膚時,皮膚會覺得自己受傷了。患者抓破皮,皮膚就要想辦法修復癒合,但還沒修復好,又被抓傷抓破,皮膚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癒合。
結局就是,患部的皮膚變得很厚,原本的急性問題,若是在適當的治療與避免摳抓之下,可以復原為平滑狀態。但過度搔抓,反而會形成難以根除的慢性苔癬化皮膚炎。

3、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患部可能會變得很黑」。
由於發炎的關係,皮膚復原後原本就可能變黑一陣子。但如果一直摳抓,抓破了再修復。這時候,黑色素的沉澱會越來越多,導致長期存在的黑斑疤痕。

當遇到急性皮膚發炎時,請務必告訴自己:「避免摳抓」。這樣才不會留下長期且難以根除的後遺症喔。


★本內容版權所有。 對於任意翻印、剽竊、抄襲、轉貼;將訴諸法律途徑,絕不寬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