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心靈白開水投稿 (原名慧可見)
中国瓷器史上,存在着一个梦幻般的传说,那就是一直荣绕在人们想象当中,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秘色瓷”。之所以说它只存在于想象当中,那是因为关于它的记载,只有寥寥诗句得窥一二。其余的,便只能依靠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勾勒出它的神貌了。
关于秘色瓷的诗句:
唐陆龟蒙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徐寅诗云:”挨翠融青瑞色新,成先得贡吾君。巧期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在这有限的诗句中,可说对秘色瓷极尽赞美之誉,更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但也正因为这种文学意义上的表述,使得后世之人难以对秘色瓷加以具象,对它的追逐,也就只能存在于梦幻般的想象之中了。而近代文学艺术的想象描写,则可以让人们更为具象的得窥全貌,其中想象丰富又笔触深刻的,当数小说“藏10”作者的描绘。
书中云:秘色瓷之正宗的五色绝密,它们蓝若海,黄如金,红似火,白赛雪, 黑胜漆,所谓五色绝密,说它们的颜色如此夺目,玲珑剔透,胜于冰晶,只应天上有,不当落凡间,以至于宫廷要以绝密封存起来。若说瓷器中也有神器的话,那么你眼前的,就是其一!
第一件五色绝密瓷……蓝若海…
这个瓷瓶釉面剔透,如裹薄冰,可鉴人脸,而在那层冰晶之上,仿佛隐约有一层朦胧的雾气,就像滚热的沙漠中,看到的空气变幻一样,迷离不清。而所谓珠光宝气,但凡真正的宝物,在它外围都会形成一个神秘的气场,仿佛能看到一点,仔细看又什么都没有,行话就叫淬火。一件好宝,火气内敛,凝而不发,是为最高境界。
口中哈出的气,在外面不露形色,一靠近那瓷瓶,离开变成淡淡可见的白雾,飘渺离散,化作无形。这就叫凝气升寒烟,是古瓷烧造工艺的最高技法,这样的瓷器,冬日温润,夏日透凉。
“薄如纸,声如磬。”说着,他曲起食指第二指节,在瓶身厚实处轻轻一扣。“嗡 ——”颤音长鸣。古人说声如磬,磬是一种能发出音乐声的石头,清脆而雅致。仿佛是谁拨动了金属的琴弦,颤声细密而高调,化作龙吟,长响不衰。
第二件五色绝密瓷……红似火…
那鲜红之色仿佛已不是附着在瓷瓶之上,而是包绕着瓷瓶,一簇火焰冉冉燃烧。
缓缓靠近,慢慢伸出手来,好像要触摸那瓷瓶身边的火焰。刚刚触到火焰外围,就嘴角哆嗦着道:“传说中的工艺——冰火!你也看见了,这件大红瓷器,它全身就像被火包裹着,隔着很远也能看见那一层火光。当人靠近这种瓷瓶的时候,甚至真的会被灼伤,但若心念持诚,这伙不但不热,反而会有一种冰沁的微凉。”
第三件五色绝密瓷……白塞雪…
整个瓷瓶如白玉雕成,赛雪欺霜,周身都散发出一圈白色光晕,如飞箭夺日。那色彩就像南极洲上从未有人涉足过的巨大冰川,纯白之中透出一种极淡极谈的蓝来。传说级的工艺:“流云飞瀑,一瀑九叠。”这种瓷器远观就像那白云从山间倾泻而下,澎湃涌动,气象万千;若你近距离凝视,就会发现,好似天意己凉,能看到瓶身落英缤纷,无数雪花飞扬如撒。
取于自然,回归自然,这就是古代瓷匠毕生追求的境界。
以上描述虽为小说家想向,但却引人无限遐思。这样的描述,可以让读者在脑海中,清晰的看到一件真正器物的实体。也许那实体并未真的存在过历史之中,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它终究可以弥补人类对千年之谜的遗憾。
上天抛出一个谜团,人们开始追逐前行,由此,世界向前演进,历史逐渐形成,文明就此诞生。细观人类发展史,又有哪一项,不是从人类的想象而来。正是那千奇百怪的无限遐想,造就了人类今天的文明。
人类应该感谢自己的想象力,更应该发挥好自己的想象力,因为那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可以创造出人类世界中的一切。
值得庆幸的是,秘色瓷这个上千年中都只闻其声不见其面的神秘之物,在1987年2月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14件秘色瓷,终于让世人得窥真容。虽然千年前的实物不及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绚丽,但曾经的历史遗珠,终归还是有它的闪光所在。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原来秘色瓷中的“秘”字,并非人们想象中的神秘一指,而是指的瓷器的颜色。 来,见识一下秘色瓷的真貌。
★本內容版權所有。 對於任意翻印、剽竊、抄襲、轉貼;將訴諸法律途徑,絕不寬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