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永然 律師

ß台商諮詢問題摘要
台商毛剛在中國大陸山西省投資並且在山西省定居,台商毛剛在訂立遺囑時,原想到對於法定繼承人的份額進行調整分配,也同時運用「遺贈」;毛剛還更想用遺囑就房產設立「居住權」。這在中國大陸《民法典》的規定下,是否可有運用遺囑為特定人就房產設立「居住權」?
ß台商張老師諮詢解答
按中國大陸《民法典》容許「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被繼承人於生前可以依《民法典》的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遺產(大陸《民法典》第1133第1款前段)。
立遺囑時須注意遺囑為「要式行為」,其形式須符合法律規定,至於內容必須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同時也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大陸《民法典》第153條)。例如:遺囑內容中可以附「條件」,對於遺贈也可以附「義務」。附「條件」,須該條件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大陸《民法典》第143條第(三)項)。附「義務」的「遺囑繼承」與「遺贈」(註1)也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違背社會利益(註2)。
至於台商毛剛問可否立遺囑設立「居住權」?關於此一問題須先解析「居住權」,其乃指享有按照「居住權合同」(註3)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大陸《民法典》第366條)。被繼承人立遺囑時,可以將遺產中的房子給予A,另於遺囑中保障B能在該房子中繼續居住使用,此時就可以用「遺囑」設立「居住權」的方式進行安排(註4)。
例如:台商毛剛有妻子蔣女;另與蔣女生有二子毛甲、毛乙;台商毛剛將其遺產中座落於山西省太原市oo區oo小區oo號樓房子,由毛甲、毛乙二人繼承,另外為保護配偶蔣女的晚年生活,於遺產中交代,上述房子雖由毛甲、毛乙二人繼承,但保留被繼承人之生存配偶蔣女在該房產中享有「單獨居住權」,在未經蔣女同意,不得對該房產為分割或處分。
以上說明,供大陸台商毛剛參酌運用(本文作者為台北企業經理協進會理事長、行政院陸委會台商張老師)。
註1、「遺贈」和「遺囑繼承」的最大區別在於遺贈中,受遺贈人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任何自然人、團體或集體;至於遺囑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範圍以內(大陸《民法典》第1127條)的人。另外遺贈必須在「知道」受遺贈後「60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未表示的,視為放棄遺贈(大陸《民法典》第1124條第2款)。
註2、參見「繼承法律糾紛處理一本通」,頁171,2013年11月第2版第1刷,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
註3、「居住權合同」為要式合同,須以「書面」形式訂立,一般包括下列條款:(1)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2)住宅的位置,(3)居住的條件和要求,(4)居住權期限,(5)解決爭議的方法(大陸《民法典》第367條)。
註4、全懷周著:民法典下的財產繼承,頁150~151,2022年6月第1版第1刷,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
注意:本文是依據當時法律所得之見解,法條的引用,可能因法條異動而不同。另一方面內文不得當成任何解說或其他解釋,若網友一定要引用該內文時,請務必在事前向專業律師做求證動作。
★本文經李永然律師同意轉載至本處,內容版權所有, 對於任意翻印、剽竊、抄襲、轉貼;將訴諸法律途徑,絕不寬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