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 醫師 Shaun

我們都說養生養生,到底什麼是養生?
冰水不能喝,不能吃,那不能吃,減肥這麼辛苦,常覺得焦慮,人生樂趣到底在哪裡?

中醫講求順應自然,真正的健康來自於與自然法則的和諧也就是天人合一、陰陽平衡、四時調攝。
春夏秋冬,春天要走了誰也攔不住;生老病死,誰也躲不了,我們也帶不走任何事物。

有研究指出85%焦慮、擔心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有黑夜就有白天,有快樂就會有悲傷,人生就是有喜有憂,困境是一關一關的過,‘哭著成長,笑著生活’,這是我們接受生活和自己的最佳寫照。

體會努力後帶來的成果,勞動後帶來成就感、滿足感和內在的自豪感,是自我價值或社會貢獻價值的提升,比即時的刺激:看電視、購物、吃美食的快樂更持久、更深刻。

你覺得生活過的乏味,感覺生活提不起勁,養生也許是帶你往前走的工具,這養生過程中有很大的挑戰,但它也能帶給你:
意義感:經過努力獲得的成果,代表自己的能力與價值,這種意義感讓人更有動力、更有自信。
耐心與成長:過程中的挑戰與學習,讓我們變得更強大,而這種成長本身就是一種快樂。
長久的滿足:比起即時滿足(如玩遊戲、吃甜食),努力後的成功帶來的快樂更持久,不會一下子消失。

✔️如何能享受努力後的快樂,並堅持下去?
設定目標:有明確的方向,才能感受到進步的快樂。
享受過程:不只專注於結果,而是在每個進步中找到價值。
給自己肯定:每一點小成就都值得慶祝,這樣才有動力走更遠。

我希望70歲還能和我的孫子去環遊世界,可以健康地老去不用在輪椅上度過餘生,60歲還能看起來像40歲。
在下面評論來和我分享一下你的未來畫像吧!

⭐️上工治未病:預防勝於治療的中醫智慧
「上工治未病」 出自《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高明的醫者會在疾病尚未發生時採取預防措施,而不是等到病情嚴重後才接受治療。
強調調養身心、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病後防復。
「治未病」不只是養生概念,更是一種生活態度。透過 順時而養、調和心神、食療扶正、運動強身,我們可以在疾病尚未形成前就做好防護,加入群聊交流,讓身體維持最佳狀態,真正實現 “上工治未病” 。


★本內容版權所有。 對於任意翻印、剽竊、抄襲、轉貼;將訴諸法律途徑,絕不寬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