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 醫師 Shaun

很很多人以為「三餐要吃飽才健康」,但從中醫角度來看,飲食不在於量多,而在於順應脾胃運化、養護正氣。
早餐——吃得清淡少量 清晨陽氣初生,脾胃尚未完全運化,宜吃溫熱、易消化的食物。粥品、小米糊比冷牛奶、冰果汁更能養胃。 👉 中醫常說「胃喜溫惡寒」,早餐過於冰冷,會讓脾胃受寒、消化失調。
午餐——吃得巧 中午陽氣最盛,消化功能最佳,這時候可以吃得豐富而均衡。 適量五穀雜糧,搭配時令蔬菜和蛋白質,少油膩少煎炸。 👉 「午時陽氣正旺」,好好吃一餐,補充一整天的氣血。
晚餐——吃得少、吃得輕 傍晚陽氣漸收,陰氣開始滋長,若晚餐太油膩或太飽,脾胃要「加班」,反而讓人睡不好。 建議清淡為主,如蔬菜湯、蒸魚、少量米飯。 👉 《黃帝內經》有言「少食以養胃氣」,吃七分飽最適合。 ⚖️ 小秘訣:少油膩 油膩食物最易困脾生痰,中醫常說「痰濕百病之源」。 想要身體輕盈,頭腦清爽,從少吃油炸、重口味開始。 🌿 總結一句: 順應天地陰陽,調養脾胃,三餐有度,身心才會更輕盈健康。 ⭐️上工治未病:預防勝於治療的中醫智慧 「上工治未病」 出自《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高明的醫者會在疾病尚未發生時就採取預防措施,而不是等到病情嚴重後才治療。 強調調養身心、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病後防複。 「治未病」不只是養生概念,更是一種生活態度。透過 順時而養、調和心神、食療扶正、運動強身,我們可以在疾病尚未形成前就做好防護,加入群聊交流,讓身體維持最佳狀態,真正實現 「上工治未病」 。
★本內容版權所有。 對於任意翻印、剽竊、抄襲、轉貼;將訴諸法律途徑,絕不寬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