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醫師陳醫師s h a u n(溫哥華)

《黃帝內經》說: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地氣交,萬物以成。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
秋天,是萬物成熟收斂的季節。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人體的肺氣最為旺盛。《內經》又言:「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可見秋天若不養肺、潤燥,到了冬天就容易出現咳嗽、氣逆等問題。
🌿 為什麼是「梨湯」
梨,性甘微寒,入肺胃經。
有清熱、潤燥、生津、化痰的功效。
秋氣燥,最易傷肺,梨正好能「潤肺清燥、止咳化痰」。
古人稱它為「百果之宗」,民間也有「秋日吃梨賽人參」的說法。
🍯 小吊梨湯的精髓
「小吊」之名,取其慢火微燉,這種“吊”的過程,正是順應秋天“收斂”之氣。
⸻
☯️ 養生觀點總結
秋天養生重在「養陰潤燥」、「斂肺養氣」。
小吊梨湯不只是止咳潤喉,更是一碗「安秋心、潤秋氣」的溫柔時光。
就像《內經》說的: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當我們以一碗湯的節奏,慢下來,
身心就會在季節的轉換中找到平衡。

★本內容版權所有。 對於任意翻印、剽竊、抄襲、轉貼;將訴諸法律途徑,絕不寬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