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心靈作家/shine
好久沒有出遊,一到風景區內心的興奮早已溢於言表,想找人分享這份興奮之情,一轉頭只見站在身旁的友人一臉無趣的說:「風景不是都長得差不多嗎?」
他說,他常對人、事、物沒有太特別的感受,他常不解:「食物不是就該有食物的味道?風景不是就是風景的樣子?這有什麼稀奇特別?真不懂大家都在興奮些什麼?」
你是否對這樣的情境感到熟悉?在我們周遭是否都有一位這樣的朋友或家人,總是對生活無感、凡事提不起勁、對人溝通有障礙、任何事都說我沒有興趣?
這樣的人通常人際關係相形見絀,和人互動常找不到話題,即使聊天也無法深入對談,往往講沒幾句就尷尬的草草結束。嚴重者甚至出現「人群恐慌症」,一想到要面對人群與人互動就擔心、害怕的出不了門,真是傷透腦筋。這種狀態在心裡學上也可歸類為輕度的「情緒障礙」。
這樣特質的人在近年來有增長的趨勢,或許在這靈體顯性的世代,每個人都天生自我活在自己世界;或許在我們身處的年代,手機、平板……等設備充斥,少了與「真人」互動的機會。所以我們漸漸習慣「不主動」,也習慣「沒感受」,凡事無感也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事。
但,如此的習慣就像溫水煮青蛙,常令自己身陷危機而不自知,大家想想若一個人失去了感受,他要如何與人交流?如何感同身受?如何有同理心?如何認同自己?如何愛自己?如何愛別人?如何經營婚姻?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步入職場?
如果,只因一種習慣就讓人失去了探索、感受世界的樂趣,是不是很可惜?是不是得不償失?
一部電影沒有高潮迭起如何引人入勝,一個人如果沒有感受,人生當然也會索然無趣。
與人互動就是「有感受」的開始,懂得分享的人,會對生活有感、對人有溫度,這就像小時候常玩的丟球遊戲,孩子們從一丟一接之中互動交流,丟出了友誼也接出了火花,當你再度開始感受到快樂、生氣、悲傷、難過……時,恭喜你,你的世界將再度充滿溫度,此時的你才會發現自己活在愛裡,才能感受被愛與付出,因此對未來更能無所畏懼,更能滿懷希望與勇氣。
如果過去我們總是「習慣被動」的接受,那麼現在讓我們換個想法「習慣主動」,跳脫長久以來的舒適圈,下班後換條沒走過的路回家,對生活多一些好奇,透過小小冒險刺激感官,人生路上就能遇上不一樣的人,也見識到不一樣的風景。
★本內容版權所有。 對於任意翻印、剽竊、抄襲、轉貼;將訴諸法律途徑,決不寬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