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DaisyCode
《被天使包围的圣母玛利亚与耶稣》
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DaisyCode:Maïa
这一幅画是由意大利画家西玛布完成于13世纪。
在这幅画面里,除了有象征神权的金色背景和人物头上的金色光环外,就再没有其他表明故事背景的元素了。
这种表达方式既平面又理性,让人完全感觉不出画面中人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也看不出他们任何的表情。
为了强调这股冷静的理性,画面正中圣母所坐的那张椅子也是平面的。
这种绘画方式所呈现的是人事物的理论版本。
也就是说,它和我们在生活中所看到的人事物完全不像。
我们再来看这一幅画:
《被天使包围的圣母玛利亚与婴儿》
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DaisyCode:Maïa
这是意大利画家里皮完成于15世纪的画作。
我们不难看出它与之前那幅画的不同。
首先是画面没有了大面积的金色背景,取而代之的是建筑物。
这为画面中的人物增添了一个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
由于金色象征至高无上永恒的神性,所以此时金色分量的减少以及环境元素的增多,是不是也意味着神性的比重开始慢慢减少,而人的部分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也正好符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精神:人性至上。
带着“透视”的角度去欣赏巴黎卢浮宫里的意大利绘画作品,会别具乐趣。
©DaisyCode:Maïa
其次,画家在画面中增加了”地面“这个元素,并用台阶的形式勾勒出了一种纵深感,而这个纵深感恰恰是表现空间立体概念最直接的方式。
“地面”不仅让画面中的人事物同时处于同一个环境(context)和时间中,也强调了人事物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关联、互为坐标的关系。
也就是说,画面中的人事物彼此变成了彼此的参照物,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各自为阵、“像神一样”地存在。
之所以画面一片混乱,是因为看它的视角不对。
费里齐·瓦里尼的当代艺术作品
Photo©网络
只有从一个角度才看得到的画面。
费里齐·瓦里尼的当代艺术作品
Photo©网络
此时的艺术作品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为了把一种抽象高冷的神圣理论灌输到人间。
取而代之的是艺术家们纷纷在自己的绘画中展现一种叫做“自由意志”的东西。
例如这一幅作品当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的眼神而让他们生动了起来,表达了他们各自的情绪。
画家这种从二维到三维的绘画方式让原本一幅平面、静止、呆板的理性存在,变成了一种立体、动态、有趣的感性认知。
虽然画面背景仍是象征神权的金色,可是“地面”的出现已经有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感。
并且象征人们看待人事物的视角已从象征神权的“天空”落实到了象征人权的“地面”。
意大利画家罗兰泽蒂的《天神报喜图》(14世纪)
图片©网络
透视的应用实现了用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人事物,并赋予了这些所人事物所处位置的坐标参照。
这也说明,人事物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们必须彼此互为参照,才能知道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
这可不可以说是西方世界在这个时期看待世界的角度有所变化呢?
从平面、二维地看待这个世界,到能够立体、多面地呈现人事物;从视神为至高无上的权力,到发现人才是宇宙的中心;从静态到动态;从传达永恒到发现时间性?
虽然是前卫的当代艺术,但艺术家所讲述的却是一个古老的概念。
费里齐·瓦里尼的当代艺术作品
Photo©网络
·
·
·未完待续 ·
★本內容版權所有。 對於任意翻印、剽竊、抄襲、轉貼;將訴諸法律途徑,絕不寬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