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畫家史忠貴 教授

近年来,我在高校与其它地方讲座之余,总有人好奇的发问: 你近三十年来为什么能够游刃有余地在西方主流社会行走,横跨欧美几十场画展的观众几乎都是西方人且能倍受其亲睐?你凭什么?

我的回答很简单:凭中国人在绘画艺术方面深度的哲学理解与创造,其中,有一种特别的技巧叫:“留白”

史忠贵在高校作人文与艺术的讲演

在中国。大凡德高望重的绘画高手都深谙这种恰到好处,无需画蛇添足的绘画技巧。这种源于我们东方人意境至上的文化特征与基因本质属性所渗透出来的独特审美魅力,虽然西方人一时半会很难理解但绝非必然,只是双方需要时间和寻求理解的支点。

因为,目前在西方一幅能称之为完整的绘画作品,其色彩必须铺满整个画布,不然就只能称之为半成品。用这种固有的认知理念去欣赏中国式的绘画“留白”当然会觉得很玄。在画布上有意留下一处空白,就一定要说它有何种的意义,他们实在不明白: 可见的形式构成在中国人那里就只是知之的一部分了?其“留白”的下面还存在着诸多肉眼虽不能直视,但是用心是完全可以隐隐约约感到某种精神流动与妙不可传的东西的存在?

史忠贵抽象油画:魏晋风骨在、大唐遗风存

其实,西方并不缺少支持理解中国式的绘画“留白”的土壤,因为“形象大于思想”、“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审美认识,恰恰出自西方的文艺理论。所以沟通绝不可能无效!

关键要看我们在这方面能否有创造性的作为,这就涉及到我们不仅要在绘画技巧上深谙“留白”技巧的妙用,而且,更需要在“留白”的文化及精神内涵上进行精耕细作,使其化作成一种文化与精神的灵性滋养与人共享,才能真正有所作为。顺理成章之后,才会有“西方之容颜,中国的精神”的作品深入人心;接下去才会因为作品内涵的丰盈而令人喜闻乐见,慢慢凝聚一批又一批超越民族与国界的真诚观众;有了这些,融化东西方文化隔膜的文明努力才会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

“留白”,在中国有品味、有修养的文人的眼里除了是绘画技巧之外,更多的还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哲学的实践。

从表象上看“留白”,显现的是一种作品形式构成过程中的有意为之的空白,其深层蕴藏的却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坚守: 即由衷地为他人着想的达观与善良,这恰恰是艺术超越民族、超越国界俘获人心最温暖的人文通道。

有点像我们的生活交往中并不生疏的“话到嘴边留半句”的处世技巧,能够娴熟地运用,其根本还是一种源于教养深厚与德行修为觉悟之后生成的由衷地为他人着想的达观与善良。只有在这些方面持续不断的努力,方可赢得人生,同时也会赢得人生的艺术!


★本文內容版權所有, 對於任意翻印、剽竊、抄襲、轉貼;將訴諸法律途徑,決不寬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