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畫家史忠貴 教授

艺术,在艺术家的眼里就是一种面对自我灵魂的精神吟唱。如同印度诗人泰戈尔所形容:那就是一种世界用痛苦与你接吻,却要你以歌声作报酬的精神礼赞。但,对于急功近利的人来说,艺术则更像是很难立竿见影收到现实馈赠的苦差事,当然,被烙上精神有病之嫌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随着社会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盈余的经济基础必然开始影响上层建筑,衣食无忧的人们渐渐会发现:钱和物质并非像从前那样具有无限的诱惑力,更不是自由、高尚、快乐、幸福必然的源泉,弄不好往往适得其反。这时觉悟的人们才会有意的琢磨起艺术来。

艺术之美,在于它能让人获得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感受;它的永恒,在于它能被人愉快地接受甚至愿灵魂被它无条件占有…..

史忠贵在台北,与国际著名灵学大师向立纲先生联袂举办心灵艺术大展

就绘画而言,一幅好作品从外在看,是一种技术性构成方法的熟练掌握与经验性技巧的精湛运用所展现的巧妙与生机,所以,它有形式之美给人的温润与亲切;但从内在去分析则是一种精神气质的彰显和学识修养的自然发酵。正是这内在外在因素相互作用,最终营造出是一种精神的氛围去温暖人、感动人、吸引人…… 

正因为如此,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才会朦朦胧胧的感觉一半好像是在与自己的另一半私下约会;剩下的一半更是满满的个人需要和情感滋润,正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使人会不知不觉地流泪,不知不觉的憧憬;不知不觉的守望,不知不觉的改变。这种不知不觉的自然流露,就是一种情到深处的纯真孕育,一种精神性觉醒后的自然开悟,说它温润也好,说它高贵也罢……

史忠贵在台北,与国际著名灵学大师向立纲先生联袂举办心灵艺术展

就艺术而言,归类,虽有脱俗与平庸之分;感知,亦现快乐与痛苦之别。看似林林种种,形形色色,去伪存真其差距无非心之一念而已!大凡说道某某作品就抬出标价吓人的,不是假老练,就是别有图谋。

物障者见糟粕,通达者见精神。日月在天,光故在,为什么总会有一些人看不见? “障”也。人生之“障”,坎儿,即是生、死、名、利。当人们真正富有的时候,才会真知物质的东西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才有“物质的贫乏限制了某某想象”的诤言流行。

平心而论:要是对物质、名利这些的东西用心过重,其内心必然会越是觉得不自信;就像许多平日里衣冠楚楚,前呼后拥的主儿,面对木头、泥巴塑的菩萨却会莫名感觉诚惶诚恐一样。为什么?因为精神的高贵与物质的臃肿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

精神,是一种无形的磁场,如同镜面,你离它越远你越是显得渺小;但你越是亲近它,走近它,你的影像就会越变越大。你越是亲近它,甚至会越是感觉清醒,心底会越是感觉澄明,视野会越是感觉开阔…… 这就合理解释了:胸无点墨一身穷的道理。

真正的艺术作品最耐人寻味或最大的功效就是让人能够脱俗,人一旦能脱俗,心底那些长期被物质欲望催眠的真正智慧就会慢慢开始生长;人,一旦从心底下生长出足够的智慧,就会自然而然地找到平衡物质与精神矛盾的有效方法。

史忠贵在台北,与国际著名灵学大师向立纲先生、国际知名大律师李永然先生(此人正是唯一代理吴茵梦让李敖败诉的人)在一起共同深入探讨心灵艺术等问题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越是亲近形而上的东西,人的精神与趣味就会自然而然的淡化对物质、名利之类的欲求,心底就会自然而然的生长出清澈与澄明。周围的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他、亲近他、甚至尊敬他…….

礼佛、参禅,修什么?能持一句禅号行走,可舍一路杂念回家,这其中蕴藏着极大的哲思与智慧。玄机就在于明了大和小之间的关系,据此让我们所面临的生活的烦琐、人生的现实、生命的无常等等难题化解于无形。

这大和小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首先,要明了我们作为人的渺小。面对要用几十亿光年的速度来计算的无垠空间,人,其实就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而已,知道自己的渺小,才能戒自大知进退,才能明白天地自然的许多事情与我们所能支配的能量是无法守恒的,悬殊太大了我们根本就搭不上手。再往下说许多事情其实是用不着我们去瞎操心的,那样只会添堵、添乱。这样一想,真的就可以放下许多杂念使心灵轻松不少。

其次,就是明了我们可以大到与天地同体,这是作为物质的生命,我们始终是被吸附在一个巨大的宇宙能量运转的架构之中。作为一个尘埃似的螺丝钉个人只能是顺天理,尽人事而已,顺其自然是最明智的选择。这样不就又可以放下许多包袱了吗?心灵轻松了身体自然就愉快了嘛。

天堂是什么?天堂就是把一切变成自然,变成自然而然;地狱是什么? 地狱就是一种不可能,又不自然的努力的终极结果。道在盛传修在己,德由人积命由天;若想天助自觉醒,能观生死是涅槃!

艺术,作为一种心灵的疗愈,其实就是在为每一个亲近它的人自然营造一种轻松自然的氛围,为其自由的心灵种下点点禅机与绵绵善缘…… 正是艺术的这种特别的功用,也正在被心术不正者利用,望善良的人们对此要有足够的警惕!


★本文內容版權所有, 對於任意翻印、剽竊、抄襲、轉貼;將訴諸法律途徑,決不寬貸。